您现在的位置: 谷精草 > 谷精草功用主治 > 正文 > 正文

肺炎疫情后必知的中药知识蒺藜与谷精草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8 14:57:11
得白癜风后会有哪些表现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30621.html

蒺藜(jílí),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中药。却是让人烦恼让人忧,因为它的果实上有针刺,稍不注意就会刮到。

蒺藜的作用

降低血压作用

刺蒺藜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其生物碱部分对犬血压无影响,但可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压作用。

利尿作用

本品在印度民间作为利尿剂用;在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实验中,利尿作用并不理想,其灰分的水提取物及植物煎剂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的存在。但有人认为除了钾盐外,生物碱部分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临床上对腹水及水肿病人有效。

平肝潜阳

刺蒺藜味苦能降泄,入肝经,果实主降,故可平抑上逆之肝阳。用治头痛、眩晕、痉挛效。

疏肝解郁

本品辛散通郁,横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经,故可疏肝解郁。用治胸胁疼痛,不舒,太息,乳闭不通。《植物名实图考》曰:“蒺藜,用以开郁,凡胁上,乳间横滞气,疼痛难忍者,炒香入气药,服之极效。”

祛风明目

本品辛散祛风,苦能泻火,入肝经,肝开窍于目,故能宣散肝经风热,泻肝火,而祛风明目,甚有效力。故《本经逢原》曰:“刺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响导。目病为风木之邪,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矣。”本品入肝经,辛能散,寒能清,清泻肝热,凡目赤肿痈,羞明流泪,证属肝热上扰目窍者,甚有效力,故可用刺蒺藜。

祛风止痒

本品既辛且苦,能燥湿杀虫,祛风止痒。如《名医别录》曰:“即藜,主身体风痒,小儿头疮。”

散结祛瘀

本品辛温,可散结祛瘀。用治癥瘕积聚、痈疽、瘰疬、乳岩等。如《神农本草经》曰:“本品主恶血,破瘕结聚,喉痹,乳难。”《本草汇言》曰:“刺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瘕之药也。”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苦降,入肝,有平抑肝阳的作用。常与钩藤、珍珠母、菊花等同用,以增强其平肝之功。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及乳闭胀痛

本品辛散,入肝,又有疏肝解郁之效。可与柴胡、香附、青皮等疏理肝气药物配伍,用治胸胁胀痛,单用本品研末服或与穿山甲、,王不留行等配伍,用治产后肝郁乳汁不通、乳房胀痛。

用于风热上攻,目赤翳障

本品味辛,又疏散肝经之风热而明目退翳。用治风热目赤肿痛、多泪多眵或翳膜遮睛等症,多与菊花、决明子、蔓荆子等药配伍,如白蒺藜散。

用于风疹瘙痒,白癜风

本品辛散,祛风止痒。治疗风疹瘙痒,常与防风、荆芥、地肤子等祛风止痒药配伍;《千金方》单用本品研末冲眼,治白癜风

谷精草(学名:Eriocaulonbuergerianum)一年生草本,须根细软稠密,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花茎纤细,长短不一,淡黄绿色,有光泽,稍扭曲,有棱线数条。蒴果3裂。

主产于中国江苏苏州、宜兴、溧阳,浙江吴兴、湖州、相乡,湖北黄岗、咸宁、孝感等地。中国多数地区以该种植物全草作谷精草入药,秋季开花结珠时采收,晒干。可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风热头痛、夜盲症,齿痛,喉痹,鼻衄等。

谷精草属草本植物。叶线形,丛生,半透明,具横格,长4-10(-20)的厘米,中部宽2-5毫米,脉7-12(-18)条。花葶多数,长达25(-30)厘米,粗0.5毫米,扭转,具4-5棱;鞘状苞片长3-5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时近球形,禾秆色,长3-5毫米,宽4-5毫米;总苞片倒卵形至近圆形,禾秆色,下半部较硬,上半部纸质,不反折,长2-2.5毫米,宽1.5-1.8毫米,无毛或边缘有少数毛,下部的毛较长;总(花)托常有密柔毛;苞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1.7-2.5毫米,宽0.9-1.6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有白短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状,外侧裂开,3浅裂,长1.8-2.5毫米,背面及顶端多少有毛;花冠裂片3,近锥形,几等大,近顶处各有1黑色腺体,端部常有2细胞的白短毛;雄蕊6枚,花药黑色,雌花:萼合生,外侧开裂,顶端3浅裂,长1.8-2.5毫米,背面及顶端有短毛,外侧裂口边缘有毛,下长上短;花瓣3枚,离生,扁棒形,肉质,顶端各具1黑色腺体及若干白短毛,果成熟时毛易落,内面常有长柔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短于花柱。种子矩圆状,长0.75-1毫米,表面具横格及T字形突起。花果期7-12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稻田、水边,日本也有。?

生长环境

具大量须根,着生于水底泥中;生于池沼、溪沟喧、水田边等潮湿处。

药用价值

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

祛风散热,明目退翳。

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辛甘,凉。①《本草拾遗》:“味甘,平。”②《日华子本草》:“凉。”入肝、胃经。《本草经疏》:“入足厥阴、阳明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得配本草》:“血虚病目者禁用。”

《本草述》:忌铁。配密蒙花,明目退翳;配防风,疏风明目止痒;配龙胆草,疏风泄热退翳;配石决明,清肝明目祛翳。

戴星草(《开宝本草》)、文星草、流星草(《纲目》)、移星草(《现代实用中药》)、珍珠草(《江苏植药志》)、鱼眼草(《陆川本草》)、天星草(《南宁市药物志》)、佛顶珠、灌耳草(《四川中药志》)

谷精草、谷精珠

谷精草:为谷精草科1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或赛谷精草的全草或花序。以花序大而紧密、干燥、色灰白,花茎短、无杂质者为佳。谷精珠:为植物华南谷精草E.sexangulareL.及毛谷精草E.australeR.Br.的头状花序。此非正品。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台湾、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主产江苏、浙江。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8~9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去泥杂,晒干。《本草图经》:“谷精草,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春生于谷田中,叶杆俱青,根、花并白色,二月、三月内采花用。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古方稀用,今口齿药多使之。”

药材FlosEriocauli;原植物Eriocaulonbuergeria-numKoern.

出自《开宝本草药》。

为带花茎的头状花序。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总苞片,紧密排列呈盘状;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细粉;用手搓碎后,可见多数黑色小粒及灰绿色小形种子。花序下连一细长的花茎,长约15~18厘米,黄绿色,有光泽;质柔,不易折断。臭无,味淡,久嚼则成团。以珠大而紧、灰白色,花茎短、黄绿色,无根、叶及杂质者为佳。同属植物赛谷精草Eriocaulonsieboldtianum及白珠谷精草E.NudicuspeMaxim.的带花茎的头状花序亦同等入药。头状花序较小,直径2~4毫米,灰黄色,小花十几朵,较疏松排列,花茎细而柔软,有时带有叶片。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习惯使用华南谷精草E.sexangulareL.及毛谷精草E.AustraleR.Br.的头状花序,通称“谷精珠”。

内含谷精草素。?

相关物种

该种外观与南投谷精草E.nantoenseHayata相似,但后者总(花)托有密毛易于区别,又以雌萼有龙骨状突起,花药较大区别于尼泊尔谷精草E.nepalensePresc.exBong.和老谷精草E.senile

谷精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蕾的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秋季采收,将花序连同花蕾拔出,晒干,切段。生用。

耳朵刷子、挖耳朵草、珍珠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头状花序]

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秋季采收,将花序连同花茎拔出,晒干。

除去杂质,切段。

置通风干燥处。

喉痹,齿风痛,诸疮疥,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祛风散热: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头痛昏胀,恶风发热,或鼻塞流涕,或齿痛,或目赤面红,口渴喜饮,便秘尿赤等,可配牛蒡子、荆芥、龙胆草等。

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疾,症见白睛红赤灼热,眵多黏结,羞明流泪,眼涩难睁,或黑睛星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即结膜炎或点状角膜斑翳,配菊花、决明子、木贼、夏枯草。

用于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常与白蒺藜、木贼草、密蒙花等配伍;如风热较甚,肝火偏旺,痛较剧烈,眼胞红肿难开者,可与荆芥穗、菊花、草决明、龙胆草等同用以加强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之功。

用于风热头痛、鼻渊、牙痛龈肿及皮肤风疹瘙痒,常与蔓荆子、白芷、细辛同用,以祛风通络、止痛开窍。鼻渊,亦可与铜绿、消石研末吹鼻;牙龈肿痛,可用白面调敷痛处。

谷精草的禁忌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①《本草述》:“忌铁。”

②《得配本草》:“血虚病目者禁用。”

有需要的可以扫上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jingcaoa.com/gnzz/4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谷精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