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以秋季采收为佳。除去苗茎、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2苦,寒。归肺经。
3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4
(1)咽喉肿痛。本品苦寒泄降,清热解毒,主入肺经,有清肺泻火,利咽消肿之功,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主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可单用,如射干汤(《圣济总录》);或与升麻、甘草等同用。若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哑,常与荆芥、连翘、牛蒡子同用。
(2)痰盛咳喘。本品善清肺火,降气消痰,以平喘止咳。常与桑白皮、马兜铃、桔梗等药同用,治疗肺热咳喘,痰多而黄;若与麻黄、细辛、生姜、半夏等药配伍,则可治疗寒痰咳喘,痰多清稀,如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5煎服,3~9g。
6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7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3)《本草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8
(1)化学成分:本品含射干定、鸢尾苷、鸢尾黄酮苷、鸢尾黄酮、射干酮、紫檀素、草夹竹桃苷及多种二环三萜及其衍生物和苯酚类化合物等。
(2)药理作用:射干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腺病毒、ECHO11)也有抑制作用;有抗炎、解热及止痛作用;尚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桂枝麻黄紫苏香薷知母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藁本细辛苍耳子辛夷葱白胡荽柽柳薄荷牛蒡子蝉蜕淡豆豉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浮萍木贼石膏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淡竹叶寒水石鸭跖草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
尊重原创,更重分享。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侵权,请联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