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常与大黄一起用的攻下药是芒硝。这是一味矿物药,主要成分是硫酸钠。芒硝失掉了结晶水,从晶体状变为粉末状,就是玄明粉(风化硝)。
把芒硝放在瓜里,使它溶解,再失掉结晶水,它就会附着在瓜的表皮,称
为霜。在西瓜表皮外面收集的粉末就是西瓜霜,在苦瓜里的就是苦瓜霜,
在黄瓜里的就是
黄瓜霜。
芒硝的功效是软坚、泻下、清热。中医“五味”的“咸能下”就是为芒硝
归纳的,实用面非常狭窄,很特殊。
当大黄用来泻下通便或者泻下攻积时,只要有燥热,都可以配伍芒硝相须
为用。如果没有燥结或燥热,就可以不配伍芒硝。注意:如果急腹症肠腔
积液多的时候不能用芒硝,用了会加重病情。
芒硝碎大便
成无己曰,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张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
有个病人习惯性便秘多年,最让他苦恼的不是便秘,而是大便后经常肛门被硬结的大便撑裂出血。他虽然吃了不少润肠丸,但每次大便仍然避免不了肛裂出血。于是他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看了后说,爷爷,治疗便秘为什么没有固定的汤药呢?老先生说,五脏六腑都跟大肠相关,魄门亦为五脏使,五脏六腑都要使用肛门来排浊,你想想哪些五脏常见的原因会导致便秘的?
小指月说,肠燥津枯,大肠失润,最容易导致便秘,所以常用麻子仁丸、当归润肠丸等各类滋润之品去滑通大便。
老先生说,治便秘之道,非独润肠通便,通宣理肺、疏肝利气、强心养血、温肾助阳以及健脾运化,都可以加强大肠动力,增加肠道流畅,所以要因人因病而异,不可偏执润肠通便一法。
这病人说,大夫,你说的麻子仁丸,当归润肠丸,我通通吃过,大便还是坚硬难下,最苦恼的便是便后肛门出血。
老先生说,指月,你看该怎么办?小指月说,用大黄这将军,应该可以推陈出新?这病人摇摇头说,大黄苏打片,我不知道吃了多少,吃到肚子痛,大便都是干结难拉。
有这么顽固的便秘,顽固的耐药,这回指月倒真的想不出什么招了。老先生笑笑说,不是顽固耐药,而是没有用好药。
小指月说,怎么没有用好药呢?老先生说,你有没有听他说,大便是坚硬如石块,撑裂肛门啊。你能不能想到先把大便软化打碎?这样不用去润肠攻下,这些碎便就纷纷掉下来了。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我明白了,要选用咸寒之品,只用苦寒降火,不能碎大便,只用滋润,大便一样坚硬如块,难以出来,必须先用味咸之品。
爷爷说,为什么呢?小指月说,咸能软坚散结,我把大便看成坚结,要先把它软化碎裂。
爷爷说,那你想到哪味药没有?小指月说,就大黄的好搭档芒硝了。
爷爷说,你怎么想到芒硝的?小指月说,大承气汤不是治疗痞满燥实的四大阳明秘结之症吗?痞满有枳、朴降气,燥有芒硝去碎裂,实有大黄去攻下,这样如果是纯燥结坚硬的,便可纯用芒硝去软件散结。
老先生笑笑说,没错,芒硝的通便功用,主要体现在大便燥结,特别是干燥得像羊屎那样最为适宜,在临床之中用芒硝通秘结,要抓住大便是一个燥字的主症,如果大便是一般干结,并不坚硬燥结,可以不用芒硝或者少用。
然后老先生便叫病人多吃青菜,少吃煎炸之物,并且每天晚上用6克的芒硝调点蜂蜜来送服。
这样吃了十多天,大便天天通畅,肛门没有再被撑裂过,而且又不会剧烈腹泻,这病人笑着说,治了这么多年病,费了这么多代价,想不到就用这么点东西,解除了我多年的苦闷。
小指月说,看来不是便秘者耐药,而是没有真正用对药啊!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稀释结粪:
《临证用药经验》记载,临床常用甜杏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
火麻仁(五仁汤)治津枯肠燥,大便艰难,以及年老及产后血虚便秘,安
全有效。若大便硬如羊屎而又搏结成块,虽近肛门,亦难排出者,我每用玄
明粉3~5g,分2次化入五仁汤内,结硬大便即变软变稀,易于排出,虽多
次用之,亦未见泻下及损正之弊。
《黄河医话》记载,麻子仁丸治疗阴亏肠燥,久久不愈之便秘,老幼咸宜。但亦有部分患者服之乏效,或用时便通,停药又秘结。笔者对于此类病人,常在麻子
仁方原方中加玄明粉一味,或为丸剂,或改丸为汤,其通便之效益彰,且
往往可使便秘患者愈后不易复发。玄明粉咸苦润下,通便效卓而不伤正,
助麻子仁丸之力而无留弊之虞,加入麻子仁丸,自可获预期效果。
用化痰药也能治肩周痹痛
《神农本草经》曰,芒硝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小指月说,一般人只认为芒硝是泻药,所以不是便秘都很少用。
老爷爷说,泻法并不局限于肠道,你如果善用泻法,那十二经之痰浊,周身血脉之瘀血,皆可以导归大海,顺泻而去。
小指月说,难道芒硝不单治疗肠道的秘结腹痛,还可以治疗经络血脉壅塞导致的痹痛?
这时来了一个肩周炎的患者,手部活动不利,稍微往后展一点,都痛得哇哇叫。
老先生说,你这痛多久了?病人说,都三天了,还没好,晚上把手缩在被子里怕热,伸到外面又怕凉。小指月说,怕冷怕热乃血脉不通也。
老先生又问,晚上睡觉打呼噜吗?病人点点头。
小指月知道,肥头厚脑,脖子短粗的人晚上睡觉容易打呼噜,因为痰浊重,容易阻塞呼吸道,特别是吸烟喝酒又比较厉害的人,再稍不注重清淡饮食,身上的痰浊多得怎么吐也吐不干净。但小指月并不知道为何爷爷要问他打不打呼噜。
只见爷爷说,舌苔黄腻,脉弦数,用含有芒硝的茯苓丸。
小指月便把茯苓、半夏、枳壳、芒硝四味药写了出来。奇怪这四味药没有一味药活血化瘀,也没有一味药疏通经络,更没有一味藤类药去止痹痛,这样怎么能够治疗肩周炎痹痛呢?
这病人也没管那么多,就把三付药带回去。喝完两付药,肩周痹痛就好了,第三付药下去,手臂挥洒自如,没有那种活动受限之感。只是这几天排出大量粘糊糊的大便,排完后觉得挺轻快的。
小指月终于忍不住内心的疑惑,便问,爷爷,这茯苓丸怎么能治肩周炎,我怎么想也想不通呀?
爷爷说,那你看它能治什么呢?小指月说,茯苓丸就像半个二陈汤即半夏、茯苓,半个承气汤即芒硝、枳壳组成,如果用一句话来说这茯苓丸的作用,那就是用半个二陈汤来化胃里的痰,再用半个承气汤来把这些痰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爷爷说,那病人服了后有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呢?小指月说,他服完药后确实拉了不少粘液痰浊。
爷爷说,你想想,这些粘液痰浊从哪里下来的呢?小指月又说,还不是胃肠里头下来的。老爷爷又说,胃主什么?小指月说,胃主肌肉啊!
爷爷又问,肌肉有痰,你是治肌肉,还是治胃肠?小指月说,当然要治胃肠了,胃肠为生痰之源,肌肉里的痰也是胃肠痰浊上泛啊。
老爷爷又问,手阳明大肠经怎么走啊?小指月说,从食指的商阳穴沿着二间三间到合谷虎口,一直循着手臂绕道肩部,再走上口鼻。
老爷爷笑笑说,胃肠这大管子痰浊都清下来后,那胃主的肌肉跟阳明大肠经络所过之处的痰浊,不就纷纷都收下来了吗?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通降胃肠里的痰浊,就是通降肌肉里的痰浊,所以治疗各类脂肪瘤、肌肉包块,或者经络血脉被痰浊堵塞,都要先通大管子胃肠。
爷爷点点头说,十二经为江,胃肠为海,这是《黄帝内经》的宝贵经验。
小指月说,我这下算彻底明白了,爷爷是把十二经的痰浊通过茯苓丸导归肠胃大海。这样百川归海,浊降清升,血脉经络通畅,所以痹痛消除。
老爷爷笑笑说,所以为何我们看他舌苔黄腻,知道他有痰湿,再问他容不容易打呼噜,就知道他浊阴不降。这些痰浊降不下来,肩周的经络血脉,就被堵得严严实实,怎么能够灵活运动呢?
所以一旦确定他痰浊挡道,只需迅速让浊阴出下窍,不管你是打呼噜,还是肩周炎,或者是鼻炎头痛,这些症状都会随着浊阴下降而减轻。
小指月说,所以《神农本草经》说芒硝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我知道是什么道理了。它通过味咸软化一切痰浊,再通过性寒降归六腑,这样浊阴不阻塞在肩周,那么手臂怕冷怕热的现象就消除了,也不会放在被子里就热,伸出来就怕冷。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中记道:
茯苓丸能够软化肩部顽痰,从胃肠排泄而去。
芒硝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
孕妇禁用。不宜与三棱同用。
编者按
上周介绍了芒硝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去除燥热内结。
芒硝味咸,微苦,性寒,禀天地寒水之气以结晶,水能胜火,寒能胜热,为心火炽盛有实热者之要药。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烦躁不眠。且咸能软坚,其性又善消,故能通大便燥结,化一切瘀滞。咸入血分,故又善消瘀血,治妊妇胎殇未下。外用化水点眼,或煎汤熏洗,能明目消翳,愈目疾红肿。
本周我们继续跟随老爷爷和小指月看芒硝如何帮助不同的情况~
结石跟燥屎都是坚积
《珍珠囊》曰,芒硝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
小指月说,芒硝不是攻肠中燥屎秘结的吗,怎么爷爷在胆结石、肾结石里头也喜用芒硝?
老爷爷说,燥屎秘结是不是积聚啊?小指月点了点头。老爷爷说,胆结石、肾结石算不算积聚啊?小指月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老爷爷说,既然都是积聚,只要是实热堵塞的,都可以用芒硝去碎开泻下,这叫异病同治。小指月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我明白了爷爷。
老爷爷接着又说,非独肠中燥屎,身上结石,但凡五脏积聚硬块,留结不去,顽固难化,甚至坚硬如石,都可以活用芒硝。
小指月说,原来结石跟燥屎都可以看成是坚积。《神农本草经》说,芒硝能化七十二种石,是不是这个道理?
爷爷说,没错,但芒硝化石软坚,必须把握一点,这些坚积石块,必须是热淫于内的产物,是身体热势亢盛,炼液成痰成石。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芒硝以它咸寒之性,能直接软化热结,肃降热火,所以积自化,热自撤。
****
有个胆道泥沙样的结石患者,并发胆囊炎,恶心呕吐,胁肋胀疼,时时发寒热,口苦咽干。小指月说,但见一证便是,用小柴胡汤。
爷爷说,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退寒热之力有余,但攻通胆道结石炎症之力不足。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要加点攻下排石的药?老爷爷点点头说,就用柴胡加芒硝汤,芒硝直接冲服,软坚泻热治其本。
这病人吃完药后,大便微微拉稀,胸肋部松缓,剧痛顿失,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之感,亦随之而去。再去做B超检查,发现胆管瘀积的小结石居然排走了。
爷爷说,胆结石很多并发胆囊炎,只消炎而不去软化结石,这胆囊炎就容易复发。如若见到口苦咽干,尿黄脉弦等一派胆火热盛之象,便用咸寒之品,软之化之降之下之,结消热退,胆道舒畅,炎火自息。
暗渡陈仓巧用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朴硝:味咸,微苦,性寒。禀天地寒水之气以结晶,水能胜火,寒能胜热,为心火炽盛有实热者之要药。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烦躁不眠。
****
有个女子,因为高考没能靠上名牌大学,一时想不开,便控制不住自己,狂躁,怒骂,不避亲疏,甚至爬到房顶上唱歌,毫无顾虑。家里人根本没法送她去治病,甚至买好安定镇惊之药要她吃,也被她丢掉,强行地想要把药灌下去也灌不下去,入口便被她吐掉,搞得不可开交。家里人没有办法,治好上竹篱茅舍来请教。
老先生说,凡神志狂乱之疾病,皆是心失所主,为什么心失所主呢?小指月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老先生又说,心火是从哪里烧起来的呢?小指月说,听这家人反映,病人边骂边吐顽痰,痰生于胃肠,火烧于心胸,所以治心胸之火,必须堕胃肠之痰。而且这病人都不知道大便,肠中燥结,亦导致积热化火,而见燎原之势。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有没有一味药能消化顽痰,堕降浊阴,使这怪病多痰之症消除?最好能够软化燥屎,开通六腑热火下行之通道,使邪去而正安。
小指月说,应该用芒硝。芒硝味咸能软痰结,性寒可降心火,又能够开通六腑,碎化燥屎,这样浊阴大去则神志清宁。
老先生又笑笑说,思路是好思路,可病人现在六亲不认,百药不进,根本抗拒服药,这怎么办呢?
小指月也没办法,老先生笑笑说,还是有办法的。
然后叫这家人用芒硝当做盐来使用,放在平时饮食之中,就这样连续吃个一段时间。这招乃暗渡陈仓之计,使这癫狂的病人,吃药也不知道是在吃药,亢盛的痰火积热一点一点被芒硝撤下去,身体情绪一天天平复。
这样将近一个月,这个病人心中火热消解无遗,神志渐渐清明,而且没有再吐痰了,慢慢恢复了理智。
小指月说,爷爷这招太厉害了,《本草纲目》上李时珍说芒硝生于盐卤之地,状似盐巴,正好把这药物化于饮食之中,使这病人不知不觉中痰火积热下撤,神志得清。
爷爷笑笑说,非但如此,你在各种心脉亢盛,烦躁失眠的病人身上,用了清心通窍之药,稍加点芒硝冲服,往往可以很快地缓解六腑积热扰心、痰浊化火乱神之症,所以烦躁可解,失眠可安,癫狂可缓。
小指月说,原来芒硝治疗癫狂烦躁是这个道理,它本身寒能清热,故可清心经之热;咸又可以软坚散结,这样顽痰胶痰、燥湿坚结都被软化开;最后苦又能泻下,所以能够从上往下消尽人身之渣滓污秽,心神得到清静,便不狂躁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一少年女子,得疯疾癫狂甚剧,屡次用药皆未能
灌下。后为设方,单用朴硝当盐,加于菜蔬中服之,病患不知,月余全愈。
朴硝咸且寒,原为心经对宫之药(心与小肠相表里,泻肠道痰积即是撤心
火下行),其咸也属水,力能胜火,而又寒能胜热,且其性善消,又能开结,故以治心热有痰者最宜。
炸药要安放在哪里呢?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芒硝外用化水点眼,或煎汤熏洗,能明目消翳,愈目疾红肿。
****
有个采石场的工人,他专门负责炸石头,安装各种炸药。最近他眼睛红肿热痛,还经常跳动。这工人听人家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现在右眼跳得厉害,会不会有灾难呢?搞得都不敢再去采石场了。
老板几次催促上班,甚至说如果身体不舒服,医院去治病,不要因此耽搁了石场的进度。
医院里去,又是抗生素,又是消炎药,刚开始有效果,可一旦撤掉,眼睛红肿又起来,而且跳得更厉害,一派邪势鸱张的样子。
医院又给他用了最好的冰硼散来点眼,这眼目赤肿还是没法退掉。他便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说,你是怎么炸石头的?这工人便说,要往大石块的缝隙下面装炸药,才能够炸得开炸得彻底。
老先生说,如果在石头表面上装炸药,怎么样呢?这工人笑笑说,隔靴挠痒,炸个皮毛而已,既浪费炸药,也难以有石块的成果产出。老先生便说,没错,炸药安放在恰当的位置很重要。
这工人说,为什么我用了最好眼药水,还用了消炎药,都不能够把这炎火消了呢?老先生说,都在城墙外边打仗,没有深入到病敌老宅去。
这时小指月好像听明白了些,而这工人还没有完全听明白。老先生说,为什么打一场仗,要里应外合,才能够最快速胜利?小指月说,这样让敌人无还手之力。
老先生说,用药如用兵,用冰硼散跟消炎药,还只是在外围作战,你如果没有深入到六腑里头去,把上面红肿热痛的来源——肠道积热硬结,炸开排掉的话,那你上面的火降下去,它随后又烧起来。这下工人终于听明白了。
老先生便说,就再加点芒硝冲服,碎肠道中的燥屎,直接治其眼火的老宅,拔其红肿之根本。
这工人吃完药后,排出燥屎一大堆,随即火势下行,眼中为之一清,肿痛硬胀之感顿消。
小指月就说,同样含有芒硝的冰硼散在外面作战,居然只能暂时把火息下去,一旦把芒硝化成汤药,暗渡陈仓,直接送到肠腑中去,这时再碎开大便,炸掉积结,上年的热肿便没了来源,就像断敌粮草一样,其势立枯,又像攻城不从外面攻,而是从里面瓦解敌人城堡,这样不攻自破。
老爷爷笑笑说,用药如用兵,兵法里头的很多道理跟医理是一贯想通的。故徐灵胎曰,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矣。所以指月啊,回去还要好好再读读《孙子兵法》,这样能让医理思维更加圆通。
芒硝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
用适量。
孕妇禁用。不宜与三棱同用。
》》更多《小郎中》的故事,请看......
《小郎中学医记》前言、引子
小郎中学医记(全)
《小郎中学医记》(2)桂枝篇
《小郎中学医记》(3)紫苏篇
《小郎中学医记》(4)生姜篇(全)
《小郎中学医记》(5)香薷篇
《小郎中学医记》(6)荆芥篇
《小郎中学医记》(7)防风
《小郎中学医记》(8)羌活篇
《小郎中学医记》(9)白芷篇《小郎中学医记》(10)细辛篇
《小郎中学医记》(11)藁本篇
《小郎中学医记》(12)苍耳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13)辛夷花篇
《小郎中学医记》(14)葱白篇
《小郎中学医记》(15)鹅不食草篇
《小郎中学医记》(16)香菜篇
《小郎中学医记》(17)薄荷篇
《小郎中学医记》(18)牛蒡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19)蝉蜕篇
《小郎中学医记》(20)桑叶篇
《小郎中学医记》(21)菊花篇
《小郎中学医记》(22)蔓荆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23)柴胡篇《小郎中学医记》(24)升麻篇
《小郎中学医记》(25)葛根篇
《小郎中学医记》(26)淡豆豉篇
《小郎中学医记》(27)浮萍篇
《小郎中学医记》(28)木贼篇
《小郎中学医记》(29)石膏篇《小郎中学医记》(30)寒水石
《小郎中学医记》(31)知母篇
《小郎中学医记》(32)芦根篇
《小郎中学医记》(33)天花粉篇《小郎中学医记》(34)竹叶篇
《小郎中学医记》(35)鸭跖草及栀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36)夏枯草《小郎中学医记》(37)决明子
《小郎中学医记》(38)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小郎中学医记》(39)黄芩
《小郎中学医记》(41)黄柏
《小郎中学医记》(42)龙胆草《小郎中学医记》(43)秦皮
《小郎中学医记》(44)苦参
《小郎中学医记》(45)白鲜皮《小郎中学医记》(46)金银花
《小郎中学医记》(47)连翘《小郎中学医记》(48)穿心莲
《小郎中学医记》(49)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小郎中学医记》(50)蒲公英
《小郎中学医记》(51)重楼(七叶一枝花)
《小郎中学医记》(52)鱼腥草《小郎中学医记》(53)土茯苓
《小郎中学医记》(54)-金荞麦《小郎中学医记》(55)-败酱草、大血藤
《小郎中学医记》(56)-射干、山豆根、马勃《小郎中学医记》(57)-青果
《小郎中学医记》(58)-木蝴蝶《小郎中学医记》(59)-白头翁
《小郎中学医记》(60)-马齿苋《小郎中学医记》(61)-鸦胆子
《小郎中学医记》(62)-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小郎中学医记》(63)-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小郎中学医记》(64)-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小郎中学医记》(65)-熊胆
《小郎中学医记》(66)-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小郎中学医记》(67)-生地《小郎中学医记》(68)-玄参
《小郎中学医记》(69)-丹皮《小郎中学医记》(70)-赤芍
《小郎中学医记》(71)-紫草《小郎中学医记》(72)-水牛角
《小郎中学医记》(73)-青蒿白薇《小郎中学医记》(74)-地骨皮
《小郎中学医记》(75)-银柴胡
《小郎中学医记》(76)–胡黄连
》》更多《小郎中》的故事,请看......
《小郎中学医记》前言、引子
小郎中学医记(全)
《小郎中学医记》(2)桂枝篇
《小郎中学医记》(3)紫苏篇
《小郎中学医记》(4)生姜篇(全)
《小郎中学医记》(5)香薷篇
《小郎中学医记》(6)荆芥篇
《小郎中学医记》(7)防风
《小郎中学医记》(8)羌活篇
《小郎中学医记》(9)白芷篇《小郎中学医记》(10)细辛篇
《小郎中学医记》(11)藁本篇
《小郎中学医记》(12)苍耳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13)辛夷花篇
《小郎中学医记》(14)葱白篇
《小郎中学医记》(15)鹅不食草篇
《小郎中学医记》(16)香菜篇
《小郎中学医记》(17)薄荷篇
《小郎中学医记》(18)牛蒡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19)蝉蜕篇
《小郎中学医记》(20)桑叶篇
《小郎中学医记》(21)菊花篇
《小郎中学医记》(22)蔓荆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23)柴胡篇《小郎中学医记》(24)升麻篇
《小郎中学医记》(25)葛根篇
《小郎中学医记》(26)淡豆豉篇
《小郎中学医记》(27)浮萍篇
《小郎中学医记》(28)木贼篇
《小郎中学医记》(29)石膏篇《小郎中学医记》(30)寒水石
《小郎中学医记》(31)知母篇
《小郎中学医记》(32)芦根篇
《小郎中学医记》(33)天花粉篇《小郎中学医记》(34)竹叶篇
《小郎中学医记》(35)鸭跖草及栀子篇
《小郎中学医记》(36)夏枯草《小郎中学医记》(37)决明子
《小郎中学医记》(38)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小郎中学医记》(39)黄芩
《小郎中学医记》(41)黄柏
《小郎中学医记》(42)龙胆草《小郎中学医记》(43)秦皮
《小郎中学医记》(44)苦参
《小郎中学医记》(45)白鲜皮《小郎中学医记》(46)金银花
《小郎中学医记》(47)连翘《小郎中学医记》(48)穿心莲
《小郎中学医记》(49)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小郎中学医记》(50)蒲公英
《小郎中学医记》(51)重楼(七叶一枝花)
《小郎中学医记》(52)鱼腥草《小郎中学医记》(53)土茯苓
《小郎中学医记》(54)-金荞麦《小郎中学医记》(55)-败酱草、大血藤
《小郎中学医记》(56)-射干、山豆根、马勃《小郎中学医记》(57)-青果
《小郎中学医记》(58)-木蝴蝶《小郎中学医记》(59)-白头翁
《小郎中学医记》(60)-马齿苋《小郎中学医记》(61)-鸦胆子
《小郎中学医记》(62)-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小郎中学医记》(63)-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小郎中学医记》(64)-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小郎中学医记》(65)-熊胆
《小郎中学医记》(66)-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小郎中学医记》(67)-生地《小郎中学医记》(68)-玄参
《小郎中学医记》(69)-丹皮《小郎中学医记》(70)-赤芍
《小郎中学医记》(71)-紫草《小郎中学医记》(72)-水牛角
《小郎中学医记》(73)-青蒿白薇《小郎中学医记》(74)-地骨皮
《小郎中学医记》(75)-银柴胡
《小郎中学医记》(77)–大黄篇(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