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谷精草 > 谷精草性状鉴别 > 正文 > 正文

探秘解析叶天士治疗眼疾的妙招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5 6:51:18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小编导读

他,出生中医世家,擅治内科杂病,辨证灵活,善用经方,每于平凡中见奇效,对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的学术思想研究造诣颇深,乐于剖析叶氏医案,并融会自己的见解,加以疏注、解释,畅发其中奥义,以资后学借鉴。他,就是彭宪彰!今且分享两则彭老研究叶氏治疗眼疾医案,以飨读者!

一、凉肝滋液治目翳红赤法

形劳抑郁之伤,脉得左部弦劲,肝血胆汁已少,目翳红赤,治以凉肝滋液。

穞豆皮、菊花炭、谷精草、淡天冬、枸杞子、生地黄。

“肝主筋”,形劳则伤筋,筋伤则肝亦伤。抑郁则肝气不疏,郁久而为热,热久则伤阴,加以形劳与抑郁相结合,岂不更使肝阴愈虚而肝火更旺乎?且肝脉应于左关,因肝阴虚,故脉见左部弦劲;肝在窍为目,因肝胆之火旺,故见目翳红赤。叶氏治以凉肝滋液:凉肝者,即泻肝之用;滋液者,即养肝之体也。

此乃足厥阴经之药。穞豆皮甘苦以除风,菊花炭甘苦以平木,即所谓泻肝之用;生地、天冬甘苦大寒,枸杞甘平,能补水滋液,即所谓养肝之体。加谷精草辛温轻浮者,取其入厥阴肝经以明目退翳,其功在菊花之上。阴足木平,则“肝得血而能视”,目翳红赤自愈矣。

二、补养肝肾治目障失明法

男子七旬,下元脂液已少,阳气升腾,阴少承供,目恙先从左起,肝主左升也。血无内藏,阳上蒸迫,为障失明,显然水亏无以生木不足之证,焉用龙胆、黄柏泻火之理?倘苦寒伤胃,噬脐莫及。

羯羊肝、谷精草、浙菊花、制首乌、夜明砂、廉珠粉、枸杞子。

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遂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今何况七旬男子,下元脂液犹不少乎?因下元脂液已少,肾水无以养肝,是以肝阳从左升腾莫制,以致目恙先从左起,而为障失明。案末说:“焉用龙胆、黄柏泻火之理?”便知前医已用此苦寒之品。龙胆、黄柏苦寒之品,用于壮年之人,有实火之证可也。若用于下元脂液已少之七旬男子,不虑苦寒伤胃,且伐生阳者乎?故叶氏特叮咛说:“倘苦寒伤胃,噬脐莫及。”此语真为时医痛下一针砭也!《难经》说:“损其肾者,益其精。”《叶氏医衡》引虞花溪言:“如水亏者,阴虚也。则宜大补真阴,不可再伐阳气。”由此观之,叶氏治本案之证,禁用苦寒,而补养其肝肾者,有据也。

原文“焉用”,廖本作“焉有用”,可从。

此乃足少阴、厥阴经之药。羯羊肝苦温以补肝;谷精草辛温以退翳;夜明砂辛寒以活血;浙菊花甘苦以祛风;制首乌苦温,补肝养血;枸杞子甘平,滋肾清肝;廉珠粉甘咸而寒者,因入肝以泄热。补肝益肾则精血充,阳得阴恋,遂不升腾;祛风活血则翳障消,失明之目可希渐愈,倘不养肝肾以从本治,徒用苦寒药以治标,于病何益?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彭宪彰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jingcaoa.com/xzjb/5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谷精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