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最后几天,《我是大医生》带您畅游北京那些又新奇又能收获养生知识的宝藏景点,体验采草药,亲手制作中药片剂,搓艾条,踩药材,研磨香囊……本期《我是大医生》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为大家解密北京道地药材,给出最应时令的养生药膳方。离市区仅1小时车程,每走3步脚下就有一味草药在北京房山的周口店镇志中记载,孙思邈曾到此采药。北京药王谷风景区,是一个与历史文化渊源极深的景区,这里中医药材更是丰富,6.5平方公里的山间,纯野生中医药材达余种,其中不乏珍惜名贵的中医药材。我们随当地书记上山挖到一颗当地称之为“补气根”的道地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可使肌肉充盛,骨髓坚强,气力倍增,多年不老,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健脾益气,滋肾填精,润肺养阴,五脏调良”,它就是黄精。这个季节吃黄精不仅可以补气,搭配时令食材梨和蜂蜜还可以做成补气润秋燥的黄精秋梨膏。秋燥便秘不要慌,博物馆里藏着古人治便秘的小药方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院内藏着一个博古通今的中医文化馆,几乎涵盖了从远古时期一直到近代的中医发展史,其中的文物也令人大开眼界。我们不仅能看到古代急救的小药瓶,还能跟随古书做一套保健操。一到秋天很多人反应容易发生便秘,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天气转凉喝水减少,就会导致排便困难。我们在馆中就找到了这样一种古人用来治疗便秘的药材。医史馆藏中不仅有上千年的历史物件,还有距今三千多年的种子,其中五个种子恰好与通便古方《五仁丸》的组成相似。傅延龄教授在五种种子中选取一种郁李仁,再加上火麻仁进行了改良,这两种仁组成的简易版的防便秘代茶饮该如何制作呢?另外,《我是大医生》在北京中药炮制博物馆沉浸式体验中药炮制,亲手制作饮片,学做香囊。在这个金秋十月,如果您有皮肤毛发口舌等干燥的情况,说明可能被燥邪入侵,傅延龄教授带来了一个锦囊妙方,小香囊祛燥邪。十一长假和大医生一起开启养生之旅吧,今日21:00《我是大医生》敬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jingcaoa.com/gnzz/1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