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产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或晒干,切段,生用。
2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3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4
(1)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本品苦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用治热毒所致诸证,内服外用均可。如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疗痈肿疮毒,也可以本品与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同用;用治肠痈腹痛,常与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等药同用;若治咽喉肿痛,多与黄芩、玄参、板蓝根等药同用;若用治毒蛇咬伤,可单用鲜品捣烂绞汁内服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疗效较好,亦可与半枝莲、紫花地丁、蚤休等药配伍应用。近年利用本品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已广泛用于各种癌证的治疗。
(2)热淋涩痛。本品甘寒,有清热利湿通淋之效,单用本品治疗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亦常与白茅根、车前草、石韦等同用。
(3)本品既能清热又兼利湿,尚可用于湿热黄疸。
5煎服,15~60g。外用适量。
6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7
(1)化学成分:本品全草含三十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对香豆酸等。
(2)药理作用:本品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抑制作用;在体内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抗菌、抗炎的目的;本品对兔实验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体温及白细胞下降,炎症吸收;其粗制剂体外实验,在高浓度下对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和多种白血病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但实验性治疗无明显抗癌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白花蛇舌草液可以出现镇痛、镇静及催眠作用;尚有抑制生精能力和保肝利胆的作用。
桂枝麻黄紫苏香薷知母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藁本细辛苍耳子辛夷葱白胡荽柽柳薄荷牛蒡子蝉蜕淡豆豉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浮萍木贼石膏芦根天花粉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淡竹叶寒水石鸭跖草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射干板蓝根白头翁青黛贯众土茯苓紫花地丁野菊花土茯苓山豆根
尊重原创,更重分享。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侵权,请联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