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谷精草 > 谷精草性状鉴别 > 正文 > 正文

中药学清热泻火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5 18:54:32
脸上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60208/4769969.html

清热药

概述部分

一、含义:

凡以清泄里热,用治里热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二、药性分析:

三、功用与分类:

清热泻火药—功效能清热泻火—用治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药—功效能清热燥湿—用治湿热证(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湿热下注之带下病等)及火热证

清热凉血药—功效能清热凉血—用治营、血分实热证

清热解毒药—功效能清热解毒—用治热热毒证(疮痈肿毒、丹毒、瘟毒发斑、痄腮、热毒咽喉肿痛、热毒下痢等)

清虚热药—功效能清虚热—用治虚热证阴虚内热证温病后期,邪热未尽,夜热早凉

四、配伍:

五、使用注意:

1.辨清虚热、实热后辨证选药。

2.寒凉(尤其是苦寒性大者),易伤脾阳,脾胃虚寒者慎用。

3.苦燥伤阴,阴虚患者,慎用苦燥之品,或配养阴之品同用。

4.甘寒助湿,有湿者慎用甘寒之品。

5.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禁用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多甘,次苦,性寒。

:多入胃、肺、肝经,次入心、肾经。

:清热泻火。

:气分实热证,症见壮热、口渴、汗出、烦燥、脉洪大。

石膏(CaSO4·2H2O)VS知母(根茎)

石膏:生用或煅用;知母:生用或盐水炙用

:甘寒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清热泻火(清肺胃实热)

治肺胃实热,发热烦渴等

除烦止渴气分实热证。

石膏

1.寒凉性大于知母(性大寒),味辛善于解肌退热。

清泄肺热:肺热咳嗽,可配麻黄(用量多倍于麻黄)

2.清肺胃实热要药

清胃火:用治胃火(热)之口渴、牙痛等

3.煅用收敛生肌:用治疮疡久溃不收口,湿疹,水火烫伤等。

4.用量用法:煎服,15-60克,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用

知母

1.质润多液能滋阴润燥清肺之中,亦能润肺-用治肺阴虚之燥咳

润肠燥―治肠燥便秘

生津止渴-治阴虚消渴

2.滋阴降火:用治肾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

芦根(地下茎)VS天花粉(块根)

:甘寒

:清热、生津――治热病津伤口渴及肺热咳嗽

个性:

芦根

1.清热力较胜,善清肺热,兼能祛痰排脓,还治肺痈;

2.除烦止呕:用治胃热呕吐。

3.兼利尿――治热淋(小便短赤,尿道涩痛)

4.兼透疹――治麻疹透发不畅。

天花粉

1.味兼微苦,生津作用胜于芦根,多用于肺胃有热阴津不足及消渴证。2.清肺润燥――治肺热燥咳。

3.消肿排脓::孕妇忌服(中期引产率高),反乌头。

栀子(山栀子、焦栀子、栀子炭)

:苦寒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清热、解毒

1.泻火除烦:入心、肺、胃、三焦经。上清心肺胸膈之热,中除胃经之火,(行三焦达内外),尤善清心除烦。2.清热利湿:用治湿热黄疸3.凉血:用治血热出血(如吐、衄血)。4.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

1.清肝火,平肝阳2.散郁结:

熊胆(胆汁)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1.清热解毒2.息风止痉3.清肝明目

决明子(成熟种子)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1.清肝明目

2.润肠通便

淡竹叶(淡竹叶的叶)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1.清热除烦2.通利小便

小结

石膏善泻肺胃火和透解肌热,兼止渴,收敛生肌

芦根止呕,生津,利尿

栀子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止痛

竹叶生津

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

天花粉清肺胃生津力优,兼解毒消痈

夏枯草散郁结

长于清肝而明目,降压

决明子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

密蒙花明目退翳

青箱子兼清肝

寒水石

鸭跖草兼解毒,利水消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jingcaoa.com/xzjb/5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谷精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